欢迎访问心思考家庭教育官网

心思考教育解读: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?

本文浏览次数:1 百度已收录

很多父母都在为孩子在学习上缺乏自控力而感到困扰。孩子们常常在完成作业时表现出拖沓、频繁出错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。家长们在孩子身边督促和提醒,不仅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,反而可能引发亲子间的冲突,导致情绪失控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拖延等问题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?请和心思考一起解读。


图片


一、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方法总结表格

培养自控力的方法描述
迁移在其他事情上培养孩子的自控力,然后迁移到学习上。例如,通过体育锻炼、绘画、棋类、乐器等活动提升自控力。
充分的休息自控力与休息质量密切相关。包括睡眠和替代性休息(如艺术、运动等),使大脑交替性休息,提高效率。
情绪调节情绪状态影响自控能力。家长应避免批评,积极关注孩子,提供帮助和理解,示范成熟的处理事情和情绪的方式。


1、迁移

即在别的事情上去培养他的自控力,可以迁移到你想要他自控的地方,比如孩子在做作业上没有自控力,你希望他有所改变,那这个能力怎么来呢?显然逼他在这个事情上自控是不行的,因为他已经不自控了,已经做不到自控了,就好比考大学这个事情,你问孩子“你怎么不考清华啊?”、 “你去考清华”,有些事情不是孩子不想,而是做不到。


同样自控力也是一样的,是说不来、打不来的,我们可以从别的事情上把自控力修炼起来,比如体育锻炼,我们可以看到运动员的意志力极强、注意力集中和分配的能力特别好,军队也会大量进行体能训练,因为研究发现体能训练练的不仅是身体素质,自控能力也得到提升。


还有绘画、棋类、乐器,其实都是不错的媒介,本质上是什么意思呢?是要通过不断地尝试,去带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、兴趣,通过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提升自控力然后迁移到其他事情上。有时候家长会担心,孩子在某些兴趣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耽误学习,然而这些兴趣其实不止能提升孩子的平均自控能量,也能让大脑处于交替性的休息和起到情绪宣泄的作用,这两点如何帮助到自控力的提升下面会讲到。


2、充分的休息

自控能力和休息质量是息息相关的,身体休息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再提,这里这个休息不止包括睡眠,另外还有一种休息叫替代性休息,是指大脑的另一种休息方式。


我们都知道大脑的功能是分区的,有的部分负责语言、有的部分负责逻辑推理、有的负责运动,当我们在学习、做作业的时候更多的运用到左脑,那么我们可以交叉做一些艺术、运动相关的,让右脑启动,左脑进入休眠,这样让大脑处于交替性的运作状态,左脑工作时右脑休息。


这也对应了前面说的,把适当的时间花在学习以外的事情上不仅不是浪费时间,也是更为高效的休息、缓冲,这样孩子不容易疲劳、烦闷,另一方面也是尽可能激活大脑的不同脑区,成为逻辑能力与创造能力兼具的人。


3、情绪调节

情绪好的话自控能力好,心情好的时候我们更容易控制自己,心情不好我们控制不了,因为精力会更多的花在对情绪处理上。很多时候孩子自控能力差,家长需要思考是不是批评的太多,“你怎么做的这么慢”、“你注意力又不集中了”、“你怎么这么笨”······你认为你在培养孩子的自控力,其实做了恰恰相反的事情,因为当听到这些话语的时候孩子更难去集中了,因为他需要花费精力去排解对他的否定、指责。


所以要想孩子自控力好,尽可能不要在言语和行为上给他的施加负面的情绪体验,当孩子遇到困难、阻碍,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不理想的结果或状态下,而是积极关注、表示理解、提供帮助,当家长能够示范一个成熟的处理事情和情绪的榜样时,孩子才能习得一个更具适应性的行为及认知模式,而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否定下陷入无助当中,然后产生回避行为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