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心思考家庭教育官网

[方法] 好的家庭教育,离不开糖,盐,钙!

本文浏览次数:1 百度已收录

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,它对孩子的性格塑造和价值观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。一个有效的家庭教育策略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:给予关爱(放糖)、培养坚韧(放盐)和鼓励自立(补钙)。

图片

1. 给予关爱(放糖)

关爱和鼓励是家庭教育中的“糖”,它们能够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求,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。通过父母的积极反馈和认可,孩子能够建立起自信,激发出内在的潜力。


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,幼儿园的老师说:“你的儿子有多动症,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,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。”

母亲很沮丧,回家却告诉儿子:“老师表扬你了,说你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,现在能坐3分钟了。

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我,因为全班只有你进步了。”    

那天晚上,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,并且没让她喂。    

儿子上小学、中学,每次家长会上,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免不了有些负面言辞,母亲回家都会对儿子说:“老师对你充满信心,只要你继续努力,一定可以成功。”     

听了她的话,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,沮丧的面庞也顷刻间舒展开来。    

十几年来,母亲一直用关爱与鼓励的“糖”,滋养着孩子的心灵,让孩子充满了前行的力量。    

直到儿子高中毕业,被理想大学录取,秘密才被揭晓。儿子边哭边说:“妈妈,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。

可是,这个世界上有你在欣赏着我……”    

一位哲学家曾说:“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。”


表格1:放糖 - 关爱与鼓励

家庭教育阶段目的方法与例子
放糖培养孩子的自信父母的关爱和鼓励,如母亲用积极的反馈代替批评

2. 培养坚韧(放盐)

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,孩子需要学会坚韧不拔。家庭教育中的“盐”代表着直面挫折的勇气。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学会接受失败,从失败中吸取教训,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挑战中变得更加坚强。


白岩松曾说:“一个人只有在不怕输的时候,你才能赢。”

可遗憾的是,在对孩子的教育中,我们常常教孩子如何去赢,却从没教孩子如何去输。    

成长的过程,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摔倒再爬起来的过程。    

每一个人都可以从挫折中学到一定的知识、经验和勇气,得到最丰厚的战利品。    

周国平在《只有一个人生》中说:“人应该具备两个觉悟:一是勇于从零开始,二是坦然于未完成。”


表格2:放盐 - 培养坚韧

家庭教育阶段目的方法与例子
放盐培养孩子的坚韧

教导孩子直面挫折,如父母鼓励孩子从失败中学习并站起来

3. 鼓励自立(补钙)

自立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一步。家庭教育中的“钙”指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强精神。父母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手,让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,从而成长为一个能够自立更生的人。


比起一辈子为孩子遮风挡雨,更成功的教育,是让孩子长成独当一面的参天大树。


其实,每一次跌倒,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;每一次尝试,都在激发孩子的无限可能。

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,是学会在适当的时间放手。    只有给孩子适当地补点“钙”,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自强自立的人,才能让孩子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。


表格3:补钙 - 鼓励自立

家庭教育阶段目的方法与例子
补钙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父母适时放手,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,培养自强精神

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家庭教育,孩子不仅能够感受到家庭的爱和支持,还能学会面对挑战和困难,最终成长为一个独立、自强的人。

相关推荐